此次嘉德拍卖将于5月11-12日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举槌,「景行行止」专场将以陈洪绶、董其昌、唐寅和仇英的视角切入,带领大家以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明代瓷器之美。
本次拍品:Lot 1167 清雍正 墨彩山水人物纹大笔筒 估价:RMB 3,500,000-4,500,000
成交价: RMB 4,025,000
起拍280萬、300萬、320萬、350萬 1849號
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觏尔新昏,以慰我心。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两句话后来合衍成“景仰”一词,又引申为对崇高德行之人的仰慕。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写下:“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身在草堂,心在海川。借着『景行行止』专场,嘉德拍卖邀请藏家们一起开启一场心灵与审美的盛宴之旅:从陈洪绶的晋唐遗韵,到研习宋法的仇英、唐寅,再追随将宋元文人画精神发扬光大的董其昌,从古画的立意重新审视专场中十三件瓷器装饰纹样。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瓷器及古董珍玩
古典家具及工艺品、珠宝翡翠钟表
预展:5月7日-5月10日
拍卖:5月11日-5月12日
展拍地点:嘉德艺术中心
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生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郵鄂。
—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董其昌( 1555-1636),宇玄宰,号思白、思翁、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能。
董其昌:菩萨蔵经后序,64歳时的作品。
书法自成一家,初学颜虞,后追魏晋,转学钟王,于率易中得秀色,其分行布白,疏宕秀逸,亦具特色。擅山水,讲究笔致墨的,画格清润明秀。分山水画为南北宗,尊南宗为文人画正胁。画风与画论于后世影响颇巨。亦精鉴定。
文人画的源头是宋徽宗,徽宗之前,绘画还是以画匠为主。画院之后,开始成为文人之问酬唱的一种方式。如故宫博物院藏北宋王诜《渔村小雪图〉,即为此例。“闲居理气,拂筋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又怎能体会“一眭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作卧游”之畅快呢?而到了明代,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文人画家,是这种文人意识的集中体现。“造景”、“造境”是这一时期文人山水画的整体风貌。
故宫博物院藏北宋王诜《渔村小雪图》局部
Lot 1167 便是这种以文人山水画为装饰纹样之范例,墨彩绘就更可体现笔墨情趣。
Lot 1167 清雍正 墨彩山水人物纹大笔筒
来源: 广州市文物总店旧藏 ; 广州拍卖会,2008 年 6 月 22 日,lot 101
“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D: 17 cm
笔筒口底相若,直筒造型。胎体厚重坚硬,洁白致密,釉质光润。外壁用墨彩描绘山水楼阁图, 图画构图疏朗,富有层次感,景致错落有致,笔触自然轻灵,如一幅董其昌的水墨山水画,细腻传神,格调清新,极为难得。与其它所见笔筒不同的是,此件笔筒不仅在外壁绘画,在笔筒内心亦绘有相同风格的墨彩山水图,甚是绝妙。底心青花单圈内书“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墨彩为陶瓷釉上彩品种之一,它与传统黑彩不同,是以黑色为主,兼用矾红、本金等彩料,在瓷器上绘画,再经800°C左右的低温彩炉烘烧而成。始见于康熙时期,盛行于雍正、乾隆及光绪时期。冯先铭在其著作《中国古陶瓷图典》中称:“彩料亦深亦浅,可浓可淡,所以又称‘彩水 墨’、‘珐琅墨彩’”。墨彩在陶瓷装饰工艺中,最初只是辅助工序,用于勾勒纹饰轮廓。雍正时期创烧的墨彩瓷画,使之成为陶瓷装饰彩绘艺术的主角。此时的墨彩色调变化自然,颜色浅淡 轻薄,这类瓷器多属于官窑上等精品。由于具有传统水墨画的装饰效果,墨彩瓷器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尤为符合雍正皇帝的艺术品位。墨彩虽常见于形制不一的雍正器物,但用之装点文人气十足的笔筒最为恰当,因为水墨画在中国文人的审美体系中地位极高,且笔筒又为文房器,可谓文质相当。雍正皇帝对水墨画自然青睐有加,此时又恰逢墨彩瓷画创烧成功,其效果犹如在宣纸上以毛笔作画,惟妙惟肖,堪称此时创新釉料的经典之作。
流传至今保存完好的墨彩器甚少,特别是笔筒类更为稀少,查阅相关出版物,见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雍正墨彩笔筒,可作参考。另可见一雍正仿木纹釉墨彩山水笔筒,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市场近例可见一“杜甫游春”图笔筒,曾为香港竹月堂旧藏,售于中国嘉德(香港),2024年4月7日,lot570,成交价1032万港币。
还可见一清雍正仿木纹釉墨彩高士策杖图笔筒,曾在耶鲁大学美术馆及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展览,后售于香港佳士得,2016年6月1日,lot3213,成交价3484万港币,其主体山水通景图与本品笔意相近。以上两例所落款识虽与本品的四字款不同,为六字三行款,但不难看出,为同一人所写,可兹比较。
左:故宫博物院藏品;右:上海博物馆藏品
左:香港佳士得 2016 年 6 月 1 日,lot3213;右:中国嘉德(香港) 2024 年 4 月 7 日,lot570
本品以墨彩绘就一幅文人山水,山石、树法均师玄宰真意,更是试图以墨彩表现水墨皴擦之感,画意十足。东京国立博物馆藏董其 昌《溪山仙馆图》颇能体现其水墨山水特征,山石、树木等细节均与本品十分相近。
本品纹饰描绘更重视笔墨情趣,极好的承袭了董氏文人山水的笔意,更是对其暗含的“卧游”内涵,进行了完美的呈现。将之作为案头文房的装饰,颇合时人寄情山水,神游万仞的精神需求。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董其昌《溪山仙馆图》
绘画是历代文人抒发情志,在矛盾中寻求解脱的极好方式。奇情山水,托言绘事;醉心画艺,格物致知;可以思接千载,神游万仞:亦可视通万里,卧以游之。
“卧游”,是朴素的共享现实,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的一些文人和玄学家之间。由于交通工具简陋,古人难以远游,但名山大川又让人无比向往,慢慢地就出现了通过欣赏山水画来体认山水的方式。文字的描述,终究难以形象,绘画的描摹,才让现实变得易于传播。当然,中国文人对山水的钟爱井不会只停留在观感上,体悟山水中所蕴含的天地气象和哲学思想,才是他们执着的追求。所以,“卧游”成为了大多数文人雅士的一种生活方式,备受推崇。到了明代,文人山水画逐渐脱腐了实景写生的原始意味,心中的山水,成了文人画家真正在 意和想要表达的意象。
上手圖:
董其昌是明代文人画的集大成者,也是总结了中国美术史发展脉络的重要人物。他提出了很多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绘画在之后一段时间发展的准绳,后世画家将其绘画理论奉为主臬。四王则是对董其昌的继承,王时敏随董其昌学画,继承发扬了宋代至明代文人画的发展传承。而王翠便逐渐发展成文人画纪实的风格,这也是符合皇家的使用需求和审美追求的。
如其所作《康熙南巡图卷》,纪实和工致的风格更为突出,这也与 Lot1166所饰西湖十景的构图和绘法一脉相承。
参阅: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杂釉彩、素三彩》,耿宝昌、吕成龙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290-291页,图239;
《胡惠春先生王华云女士捐赠瓷器精品选》,汪庆正、范季融主编,上海博物馆,1989,第84-85页,图50;
香港佳士得,2016年6月1日,lot 3213(成交价34,830,000港币);
中国嘉德(香港),2024年4月7日,lot 570(成交价10,320,000港币)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见 “买家指南-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拍卖场次景行行止 — 瓷器中的画意
拍卖时间2024-05-12 20:00:00
拍卖地点嘉德艺术中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