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鷹鼎 仰韶文化期(距今5300年左右)展覽筆記 vol.3 中國國家博物館
1957年,華縣太平莊的農民殷思義在平整土地的時候,挖出來一個物件。五十年代的農民非常純樸,只知道這玩意挺大能裝東西,於是拿回家裝雞飼料。第二年,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陝西分隊華縣隊在華縣發現了泉護村遺址,泉護村和太平莊相鄰,殷思義聽到了考古隊的宣傳,遂把陶鷹鼎捐給考古隊。
當時根據殷思義提供的線索,考古隊在陶鷹鼎的出土地發掘出了一座距今5300年左右的仰韶時期墓葬,編號為M701,墓主人為一名30-40歲的成年女性。推測陶鷹鼎的出土位置在墓主人腳部的區域,正對著自己曾經的主人。
SACA學會拍攝組圖 ⬆️ - 5300年前的仰韶文化陶鷹鼎,與著名的殷墟婦好墓青銅鴞尊的對比:可見其結構十分相似,同樣以健壯的雙腿作為前支撐,以尾巴作為後支撐。
然而太平莊僅發現這一座墓葬,在當時對比資料缺乏的情況下,也沒有第二件類似的物品可供比較,對陶鷹鼎的研究一度陷入沈寂。這一沈就是幾十年,等到泉護村的考古報告出版時,已經是2003年了。
即便對於泉護村的重要性認知嚴重遲緩,陶鷹鼎卻似乎沒有收到太大影響。當它的主人成為孤例數十年,甚少被人提起時,這位矯健的雄鷹卻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越來越重要。
1959年,陶鷹鼎應徵入藏剛建成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國博前身),成為今天國家博物館最資深的藏品之一,它的名字從陶鼎,陶尊,陶鴞尊,陶鷹鼎一路變化,每變一次,地位就更高一點。
很多人覺得陶鷹鼎很可愛,這是因為照片角度的問題,當你有機會站在它面前時,你會被它的體量和厚重感所震撼——雙目圓整,一身腱子肉,粗壯的大腿肌肉力量感十足,雙翼向後貼著身子,托起了背後的鼎身,尾巴作為鼎足起到支撐的作用。
1993年6月23日,瑞士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開館。時任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親自挑選了七件文物送往瑞士展覽,輔助中國申辦2000年奧運會。這是陶鷹鼎唯一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出國展覽,2002年,陶鷹鼎被公佈為64件禁止出境文物,成為國寶之中的國寶。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