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宋代筆記 vol.69 魚耳瓶的頂點:德川美術館南宋傳世青磁鯱耳花生 - Heirloom Vase,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這件魚耳瓶可能是存世傳承明確中最大的一例,由於十分低調,並沒有過多的宣傳導致被忽略。千聲、萬聲是因為有皇家的命名背景;但這件德川家的作品自帶顯赫傳承。


細看,其與靜嘉堂文庫的魚耳瓶十分類似,開大片(貫入)又與「玉津園」審美接近,加上尺寸巨大,魚耳雄偉,應該是毫無疑問的王者風範。



青磁鯱耳花生

せいじしゃちみみはないけ


衣を打つ砧(きぬた)の形をした本体に、魚形の耳が付いた花生である。


仙台伊達家伝来で、現在、静嘉堂文庫美術館が所蔵している鯱耳花生には、胴部に大きなヒビと無数の貫入がみられる。これについて、近衛家熙(いえひろ)の侍医であった山科道安(どうあん)が家熙の言行を記した『槐記(かいき)』に、当時伊達家にあった砧花生はかつて千利休がそのヒビを、砧で衣を打つ際に生じる音の「ひびき」にかけて「砧」と命名したと記されている。造形のみならずこうした由来からも、この形の花生が「砧形」と呼ばれるようになったと知られる。


本品は、数ある耳付花生の中でも、比較的背が高く、大ぶりなところに特色がみられる。


砧青瓷

对白居易的崇拜


在日本,人们偏偏对白乐天情有独钟,上至天皇高官,下至普通百姓,都对白诗津津乐道,白居易在日本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李白与杜甫。



早在平安时代前期,嵯峨天皇就是白居易诗作忠实的爱好者,在他在位期间,汉诗文在日本迎来了全盛期。


砧(zhēn),きぬた(kinuta),因此也是一个来自中国的名词,现在用来形容质量审美非常高的青瓷。砧,出自白居易的《闻夜砧》:


谁家思妇秋捣帛,月苦风凄砧杵悲。

八月九月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

应到天明头尽白,一声添得一茎丝。


砧,看来是一种声音。


日本的解释是「は砧で布を打つ止むことなく響く音をあらわしているとのこと。」用砧子敲布不停地响起的声音。


诗歌的大概意思是:在某处的家中,一个怀念远征中的丈夫的妻子在秋天里打砧。月黑风高,砧的声音悲哀地回荡着。在八月九月的秋夜里,砧的声音千声万声,不知何时停止。天亮之前头发恐怕要全白。因为打一次砧,白发就会增加一根。


视觉上的美,与凄美的意境,相结合。


千声与万声

对砧的理解


日本的两只龙泉窑凤耳花瓶:重要文化财的阳明文库「千声」、国宝的和泉久保纪念馆「万声」两件龙泉窑凤耳瓶,也可以认为是根据这首诗歌中的「千声万声无了时」命名。


虽然日本目前的主流说法是: 铭"万声"由江户时代的後西天皇命名,同时命名的还有阳明文库(京都)收藏的青瓷凤耳瓶,其铭为 "千声"(重要文化财产),该铭取自 18 世纪江户时代公家近卫家熙『槐記』中的『擣月千声又万声』


传来:渡来時期は不明→徳川将軍家→徳川家光の頃に東福門院へ→公弁(こうべん)親王(後西天皇の第6皇子)→京都毘沙門堂に宝器として伝世→?→久保惣太郎


万声珍贵的原因是历史传承:由将军德川家光和皇家的東福門院传来,又经历后西天王第六皇子的收藏,江户时代再传入毘沙門堂(京都),取名还是天皇,这样的顶层将军与皇族的加持,恐怕不得不定为国宝。此瓶由私人藏家久保惣太郎购得,现存和泉久保惣记念美术馆。


若仔细追究,后西天皇诗句的灵感,恐怕还是来自于白居易《闻夜砧》的『千声万声无了时』。


最初的砧青瓷

青瓷鯱耳瓶



若要论砧的源头,最初的砧,那就是静嘉堂文库这件千利休所持的「打砧青瓷」,这件神品由千利休传到仙台藩伊达政宗家族手中,1888年由岩崎家从京都的古董商炭屋购入,同时购入的还有其它9件茶道具。


千利休的加持,让这件器物身份的残缺变成了优点。电影千利休中有一句很出名但没有被验证的话就是利休对着织田信长说:“美,由鄙人来决定”。


利休接着说,因为:“鄙人挑选的的珍品,能孕育传奇”。



虽然千利休应该没有说过这句话,但事实上,利休的侘寂审美对茶道具与唐物的判定影响极深。他挑选的器物,如今在茶道历史上举足轻重,也确实孕育了传奇。


瓶身枯叶式的颜色与备受关注的米色青瓷,著名的珠光青瓷都可以联系起来,把残缺变成审美的「景色」,这也是茶人的魅力和能量。



鯱为何物?


在名称上,这件器物定为「青瓷鯱耳瓶」,何为「鯱」?


鯱hǔ(日语:鯱/しゃち Shachi */?),又可写为鱼虎(日语:鱼虎/しゃちほこ Shachihoko)、鯱鉾,指的是一种在日本建筑的屋顶上所安装的装饰性瓦片;同时也是日本的一种妖怪,拥有老虎的头、鱼的身体、喷水吸火的能力。


一说是居住日本九州岛的战国大名们,在和中国明朝进行贸易后加入明朝蚩吻的吉祥寓意,视鱼虎为一种可以防火的神兽,此为九州地区较为流行的说法,但并无书面的资料来佐证。



Comments


bottom of page